当前位置: 排除器 >> 排除器优势 >> 史上最全离心式压缩机常见的故障及排除方
7.故障现象
压缩机的异常振动和异常噪声
原因分析
(1)机组找正精度被破坏,不对中;
(2)转子不平衡;
(3)转子叶轮的摩擦与损坏;
(4)主轴弯曲;
(5)联轴器的故障或不平衡;
(6)轴承不正常;
(7)密封不良;
(8)齿轮增速器齿轮啮合不良;
(9)地脚螺栓松动,地基不坚;
(10)油压、油温不正常;
(11)油中有污垢,不清洁,使轴承发生磨损;
(12)机内浸入或附着夹杂物;
(13)机内浸入冷凝水;
(14)压缩机喘振;
(15)气体管道对机壳有附加应力;
(16)压缩机负荷急剧变化;
(17)部件松动。
排除方法
(1)检查机组振动情况,轴向振幅大,振动频率与转速相同,有时为其2倍、3倍……卸下联轴器使原动机单独转动,如果原动机无异常振动,则可能为不对中,应重新找正;
(2)检查振动情况,若径向振幅大,振动频率为n,振幅与不平衡量及n成正比;此时应检查转子,看是否有污垢或破损,必要时转子要重新找动平衡;
(3)检查转子叶轮,看有无摩擦和损坏,必要时进行修复与更换;
(4)检查主轴是否弯曲,必要时进行校正直轴;
(5)检查联轴器并拆下,检查动平衡情况,并加以修复;
(6)检查轴承径向间隙,并进行调整,检查轴承盖与轴承瓦背之间的过盈量,如过小则应加大;若轴承合金损坏,则换瓦;
(7)密封片摩擦,振动图线不规律,启动或停机时能听到金属摩擦声。修复或更换密封环;
(8)检查齿轮增速器齿轮的啮合情况,若振动较小,但振动频率高,是齿数的倍数,噪声有节奏的变化,则应重新校正啮合齿轮之间的不平行度;
(9)修补地基,把紧地脚螺栓;
(10)检查各油系统的油压、油温和工作情况,发现异常应进行调整;若油温低则加热润滑油;
(11)检查油质,加强过滤,定期换油。检查轴承,必要时给予更换;
(12)检查转子和气缸气流通道,清除杂物;
(13)检查压缩机内部,清除冷凝水;
(14)检查压缩机运行时是否远离喘振点,防喘裕度是否足够,按规定的性能曲线改变运行工况点,加大吸入量,检查防喘振装置是否正常工作;
(15)气体管路应很好固定,防止有过大的应力作用在压缩机气缸上;管路应有足够的弹性补偿,以应对热膨胀;
(16)调节节流阀开度;
(17)紧固零部件,增加防松设施。
8.故障现象
压缩机喘振
原因分析
(1)运行工况点落入喘振区或距离喘振边界太近;
(2)防喘裕度设定不够;
(3)吸入流量不足;
(4)压缩机出口气体系统压力超高;
(5)工况变化时放空阀或回流阀未及时打开
(6)防喘装置未投自动;
(7)防喘装置或机构工作失准或失灵;
(8)防喘振定值不振;
(9)升速、升压过快;
(10)降速未先降压;
(11)压缩机气体出口管线上逆止阀不灵。
排除方法
(1)检查压缩机运行工况点在特性曲线上的位置,如距喘振边界太近或落入喘振区,应及时脱离并消除喘振;
(2)预先设定好的各种工况下的防喘裕度应控制在1.03~1.50,不可过小;
(3)进气阀开度不够,滤芯太脏或结冰,进气通道阻塞,入口气源减少或切断,应查出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4)压缩机减速或停机时气体未放空或未回流,出口逆止阀失灵或不严,气体倒灌,应查明原因,采取相应措施;
(5)进口流量减少或转速下降,或转速急速升高时,应查明特性线,及时打开防喘的放空阀或回流阀;
(6)正常运行时防喘装置应投自动;
(7)定期检查防喘装置的工作情况,发现失灵、失准或卡涩,动作不灵,应及时修理调整;
(8)严格设定防喘数值,并定期试验,发现数值不准应及时校正;
(9)运行工况变化,升速、升压不可过猛、过快,应当缓慢均匀;
(10)降速之前应先降压,合理操作才能避免发生喘振;
(11)经常检查压缩机出口气体管线上的逆止阀,保持动作灵活、可靠,以免发生转速降低或停机时气体的倒灌。
9.故障现象
压缩机漏气
原因分析
(1)密封系统工作不良;
(2)O型密封环有问题;
(3)气缸或管接头漏气;
(4)密封胶失效;
(5)密封浮座太软,不能动;
(6)密封件破损、断裂、腐蚀、磨损。
排除方法
(1)检查密封系统元件,查出问题立即修理;
(2)检查各O形环,发现不良或变质时应更换;
(3)检查气缸接合面和各法兰接头,发现漏气应及时采取措施;
(4)检查气缸中分面和其他部位的密封胶及填料,发现失效应更换;
(5)发现部件腐蚀时,应更换材料,发现密封部分和密封弹簧内部有固体物质时,应分析气体成分;
(6)检查各密封环,发现断裂、破损、磨损和腐蚀时应查明原因,并采取措施解决。
10.故障现象
压缩机叶轮破损
原因分析
(1)材质不合格,强度不够;
(2)工作条件不良造成强度下降;
(3)负荷过大,强度降低;
(4)异常振动,动、静部分碰撞;
(5)落入夹杂物;
(6)浸入冷凝水;
(7)沉积夹杂物;
(8)应力腐蚀和化学腐蚀。
排除方法
(1)重新审查原设计和制造所用的材质,如材质不合格,应更换叶轮;
(2)工作条件不符合要求,由于条件恶劣,造成强度降低,应改善工作条件,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3)因转速过高或流量、压比太大,使叶轮强度降低,造成破坏;禁止严重超负荷或超速运行;
(4)振动过大,造成转动部分与静止部分接触、碰撞,形成破损;严禁振值过大强行运转;消除异常振动;
(5)压缩机内进入夹杂物打坏叶轮或其他部件;严禁夹杂物进入压缩机,进气应过滤;
(6)冷凝水浸入或气体中含水分在机内冷凝,可能造成水击和腐蚀,必须防止进水和积水;
(7)保持气体纯洁,通流部分和气缸内有沉积物应及时清除;
(8)防止发生应力集中;防止有害成分进入压缩机;做好压缩机的防腐蚀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