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辆汽车跑得快是本事,停的稳更是本事。能够在最短的制动距离内将车稳稳地挺住,是衡量一辆汽车性能的重要指标,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刹车的历史和鼓刹碟刹那点儿事儿。一开始汽车上是没有刹车的,毕竟跑的还没有人快,实在不行脚就刹住了。第一个现在意义上的刹车系统是年由“汽车设计之父”威廉·迈巴赫——就是那个被奔驰收购的迈巴赫——发明的鼓刹系统,年被应用在马车上,直到年才被大规模的应用在汽车身上。与鼓刹被应用在马车同年的年,碟刹被发明了出来,当时叫“开放式盘式制动器”。发明者是一个英国的工程师,叫兰彻斯特,非常富有英伦味道的名字。随着汽车速度的不断提升,单单依靠人力将汽车停住变得不再现实,液压制动技术应运而生,它通过引导发动机的力量来对汽车进行制动,成功避免了驾驶者被磨得只剩大腿的悲剧。最开始将液压制动技术应用在汽车上的是年诞生于美国的赛车品牌杜森堡(DUESENBERG),这个只存在了37年的汽车品牌不仅代表了那个时代的最强劲动力,也代表了最优秀的制动水平。受限于技术水平,当时的刹车器都只安装在后轮,直到有一个叫阿罗·约翰逊的人发明了四轮制动系统,克莱斯勒在年将这个技术应用到了自家的汽车上,鼓式四轮制动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开始大放光彩。但是因为鼓式刹车的一些弊端,也因为新式材料被不断发明,克莱斯勒在年革了自己的命,在一辆实验车上装配了盘式四轮制动系统,也就是四轮碟刹,并在年推出了第一款装配盘式四轮制动的量产车型。到20世纪60年代盘式四轮制动系统流行了起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刹车盘的材质也从铜到铸铁再到铝合金、碳陶瓷等等,工艺不断进步,耐用性也不断地增加,碟刹也越来越流行,但是也不是说鼓刹就没有了一战之力。不论是碟刹还是鼓刹,他们都是通过挤压刹车片产生摩檫力让车减速,而不同的是两者的结构。鼓刹的核心组建是一个刹车鼓,里面有两个与轮壁平行的刹车片,想要制动时踩下刹车,刹车活塞推动刹车片与轮壁发生摩擦,进而达到制动效果。碟刹则是通过固定的刹车片随时挤压随车轮转动的刹车盘而起到制动效果,相比起鼓刹结构更加简单。鼓刹最大的优点就是一个字儿,那就是大。更大的刹车片带来更大的摩擦面积,制动效果自然更好,而缺点也一样明显,刹车鼓相对封闭,不仅不利于积水排除,更不利于刹车时产生的热量排除,容易因为过热导致刹车失灵,造成车祸悲剧。而碟刹的最大优势那就是——好看!没想到吧。不过碟刹除了好看之外,开放式的结构让它更容易散热,也不可能积水,毕竟小风一吹,啥都凉了当然并不是说碟刹就一定比鼓刹好,还是那句话,没有哪个更好,只有哪个更适合。更强的制动力和更加便宜的售价都是鼓刹的优势体现,很多大货车和一些低端车仍然用着鼓式刹车系统,不信你去看擎天柱的轮胎和五菱宏光的后轮。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jg/8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