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排除器 >> 排除器前景 >> 判断骨癌,要做哪些针对性的检查
“骨头痛、膝关节痛、腰痛、都有可能是骨癌?!”
45岁的李先生惊讶的同时,又十分担忧。
这天,18岁的儿子说自己的膝关节疼,李先生就医院检查。交谈过程中,医生了解到,李先生的儿子,在两个月前,膝关节就出现了轻微疼痛,但却未给予重视,期间,并未向老师以及父母提起过。
到了3天前,李先生儿子打完篮球之后,就感觉左膝关节疼痛感明显加重,而且左膝关节上方还有明显的肿胀,休息之后,也并未缓解。
李先生本以为是运动时不小心扭伤所致,但是没想到,在进行了骨查体、股骨CT检查、大腿磁共振检查等多项检查之后,检查显示:左股骨下段骨质异常,下端髓腔内信号不均匀等,18岁的儿子被诊断为“骨癌”。
一、什么是骨癌?为何偏“爱”这2类人?骨癌,不如肺癌、肝癌、乳腺癌、宫颈癌等癌症有名气,在所有的癌症中,知名度很低。由此,不少人就想当然地认为骨癌的发生几率低,将其看作一种较为罕见的癌症,并不放在心上。
但事实上,如果这些人知晓了骨癌的来源及发生的缘由,可能就会自动摒弃上述想法和认知。
临床上,只有恶性肿瘤才可被称为癌,而骨癌,指的是骨肿瘤中的恶性肿瘤,与此相对的,还存在良性骨肿瘤。按照世界卫生组织的划分,因为骨肿瘤的来源不同,还可分为原发性骨肿瘤和继发性骨肿瘤。
所谓的原发性,是指肿瘤从骨组织本身生长而来。原发性骨肿瘤大部分是良性的,但是也不能因此就掉以轻心,部分良性骨肿瘤也有可能会发展为恶性的骨肿瘤,也就是发生癌变。
而继发性骨肿瘤,则是从身体其他组织器官转移到骨骼组织中的肿瘤。一般来说,转移而来的肿瘤全部都是恶性的,对身体的危害极大。
据数据统计,临床上65%~75%的前列腺癌和乳腺癌、30%~65%的肺癌、47%的晚期甲状腺癌和30%的肾癌患者均发生了骨转移。继发性骨肿瘤,也可被称为骨癌。
但其实,不论是原发性的骨癌还是继发性的骨癌,死亡率都非常高。且骨肿瘤患者中,男性居多,而从发病年龄来看,有两个年龄段的人群,属于骨癌的高发人群。
第一个年龄段在10~20岁之间。这类人群多患原发性骨癌。据数据统计,我国每年新增儿童癌症患者中,青少年骨癌患者占到四分之一。
第二个年龄段在壮年之后,大部分是老年人。这类人群中,继发性骨癌占比大。
那为何这两类人容易被骨癌缠上呢?
其实,骨癌的产生,与外伤感染有一定的关系。比如,身体某部位出现了骨折,骨折部位如果经常接触致癌物,就有可能增加骨癌发生的风险。
另外,身体某处出现破损的伤口,如果不注意保护,感染了甲基胆蒽等有害化学物质,或出现了病毒感染,同样有诱发骨癌的危险。
良性肿瘤恶变,也与骨癌的发生有着莫大的关系。带有良性字眼的肿瘤,并非就安全无害。一些良性骨肿瘤,如软骨瘤、成骨细胞瘤、骨软骨瘤等,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干预治疗,控制瘤体的生长,也会有发生恶变的可能和风险,良性转变为恶性,形成骨癌。
遗传因素,也是不少人易患骨癌背后的重要因素。如果家族中,存在骨癌患者,要注意定期进行身体的检查,尤其是做针对性的骨癌筛查。
另外,研究发现,长期接触放射性物质,骨细胞会因此受到一定的破坏,出现癌变的可能。可见,辐射因素,也可以被看作骨癌产生的诱因之一。
类似于肝癌等其他癌症,大多数骨癌患者,一经发现也是处于中晚期阶段。一方面,是因为大多数人对骨癌不甚了解;另一方面,也在于骨癌来临时,不容易被发现,即使患者身体出现特定症状,也极易忽视或与其他疾病混淆。
二、身体出现这4种症状,警惕骨癌来临!骨癌来临时,并非无迹可寻,生活中,身体如果有以下3种异常症状,要留心!
1、骨头痛
体内骨骼组织中,存在正在生长的肿瘤,最明显也是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肿瘤所在位置的骨头组织出现疼痛。而之所以会产生疼痛,是因为骨肿瘤压迫和侵犯到了骨膜。
开始后,患者会感受到间歇性的轻度疼痛,随着肿瘤体积不断变大,疼痛的强度会逐渐增加,疼痛的范围也会不断扩大。此时,患者会感受到明显的持续性剧痛,尤其到了晚上,疼痛感异常强烈,并伴有压痛。
骨癌痛,还有一个别名,叫做“静止痛”,患者在进行活动的时候,疼痛感会有所减轻,但是,当患者处于安静状态时,疼痛感会十分剧烈。
2、局部肿块和肿胀
这种肿块,大多表面光滑,部分患者皮肤表面的肿块也有凹凸不平的情况。肿块的发生,与骨膜下肿瘤的出现有关。肿瘤的增长会引起骨膨胀变形,当肿瘤穿破到骨外的时候,就可能会产生位置固定,但是边界不清的软组织肿块。
3、功能障碍
身体功能出现的障碍,与肿瘤生长的位置有关。邻近关节的肿瘤,会导致患者出现活动性功能障碍,在进行关节活动时,伴有疼痛不适、关节僵硬等现象。
生长在脊柱的骨肿瘤,可能会压迫到脊髓,使得患者出现四肢尤其是下肢的感觉功能出现障碍,下肢时常伴有麻木感,并对外界的温度感知能力也有所下降。长此以往,下肢会出现肌无力,导致患者行走困难。
而邻近人体骨盆位置的肿瘤,会影响人的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出现排便困难等现象。
4、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
如果骨组织部位有肿瘤存在,那么,只要施加轻微的外力,很有可能会导致肿瘤位置的骨组织发生骨折,这也是骨癌的常见并发症,甚至可以被看作首发症状。
骨癌可发生在身体的任何位置,也就是说,平常的腰痛腿痛,可能并非是因为腰肌劳损或骨质疏松所致,其背后,也有可能是骨癌在作怪。因此,身体出现疼痛,尤其是骨关节疼痛,建议早做骨癌筛查!
三、判断骨癌,要做哪些针对性的检查?日常的健康体检,虽然能筛查出人体大部分的疾病,但是,对骨肿瘤、骨癌的筛查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想进一步判定身体的疼痛是否因骨癌所致,还需要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检查。
X线检查,是常见的骨癌筛查方式之一,被认为是诊断骨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能反映骨与软骨的基本病变,可发现多种骨肿瘤,如骨肉瘤、软骨肉瘤、尤因肉瘤等。
不同的射线形态、呈现方式等,代表着不同程度的骨骼情况。如果出现射线边界不清存在骨膜反应、絮状骨化影等情况,说明软骨组织中有可能存在肿瘤。
另外,计算机断层扫描(CT),也是骨癌筛查的重要一环。通过CT检测,能确定骨肿瘤的位置,而增强ct,可以显示肿瘤的血运情况,为确定骨肿瘤的性质提供依据。
不仅如此,ct检测还可清楚地显示肿瘤的范围、侵袭的程度、邻近组织的关系,从而协助医生制定手术方案,并帮助评估治疗效果。
此外,在骨癌筛查方面,磁共振检查,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磁共振成像检查,能显示肿瘤的反应区范围,以及邻近肌肉、皮下脂肪、关节及主要神经血管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能显示病变远、近端的髓腔情况,从而发现有无跳跃转移灶。
骨癌检查,不论是对于骨癌的预防还是治疗,都是不可或缺、至关重要的一步。当然,想要预防骨癌,仅仅做好定期检查还不够,有效规避、远离致癌因素,也不失为上上之选!
四、对于骨癌,该如何预防更好?上文也提到,骨癌主要发生于青少年人群以及中老年人群,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年龄段的人群不存在患骨癌的风险。因此,预防骨癌,人人所需!
免疫力平衡,提高抗癌能力。癌症与免疫力,向来是宿敌,人体中的免疫系统,能识别并清除人体中的癌细胞,所以,增强免疫力,维持免疫系统稳定,是抗癌的关键所在。而提升人体免疫力,可从饮食、运动、作息等方面下功夫。
饮食上,最重要的就是营养均衡。对于人体来说,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等都是缺一不可的存在,所以,生活中逐渐养成的挑食、偏食、暴饮暴食等不良饮食行为,要尽早摒弃。
另外,饮食加运动,可谓是生活绝配,在提高免疫力方面,会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因此,每天进行不少于30分钟的运动,很重要!白天运动不仅能强健骨骼,还能提高晚上的睡眠质量,这样更容易养成合理规律的作息习惯。
远离危险因素。生活中,尽量减少接触放射性物质、有害化学物质的机会,减少对致癌物的接触时间。如果是从事相关工作的职业人员,要严格遵守职业操作,加强个人防护,做好安全措施。
避免外伤、骨折。身体伤口感染,也会增加骨癌的发生风险,因此,生活中,在进行肢体活动时,比如跑步、爬山、走路、打球等,要注意自身的保护,避免发生骨折等情况。
温馨提示虽然癌症听起来让人觉得非常可怕,但是,大多数癌症,都是可以预防或被治愈的,并非“患癌即入绝境”。因此,生活中,大家在做好预防的同时,还要时刻注意身体出现的异常变化,不要轻易忽视任何一处异常,尽早就医检查,或及早接受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