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器

防汛抗灾黄梅县各地各单位全力防汛抗洪七

发布时间:2022/9/17 17:54:34   

受连续强降雨影响,黄梅全县江河湖库水位急剧上涨,防汛形势十分严峻。汛情就是命令,全县上下把防汛救灾作为压倒一切的工作,全面落实“三险四保”,科学防汛,全县党员干部群众迅速行动,奋战一线,全力以赴投入防汛抗洪救灾工作。

县疾控中心

入梅以来,持续强降雨,我县境内多地受淹,自7月8日7时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响应,根据黄梅县委县政府和县卫健局防汛救灾工作部署要求,县疾控中心认真开展洪涝灾害卫生防病的各项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洪涝灾害传染病疫情、饮用水污染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保障公众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确保“大灾之后无大疫”,落实五项工作措施,全力做好防汛抗灾卫生防疫工作。

一、高度重视,紧急部署。7月8日上午,县疾控中心召开防汛抗灾卫生防疫工作会议。具体部署近阶段的防汛抗灾和防疫防病工作,会上分析了当前严峻的防汛形势,同时对防汛抗灾工作做了详细安排部署,要求认真做好各项工作的落实:一是明确了以抓防疫的战时状态战时作风强调防汛抗灾的各项工作纪律,为严峻的洪涝汛期提供有力的纪律保障。二是开展传染病监测、血吸虫病急感防护、饮用水消毒和环境消毒、卫生应急、健康教育、爱国卫生运动等工作。实行灾害相关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日报告和零报告制度。三是按照上级要求,中心成立了成立洪涝灾害卫生应急领导小组并下设七个工作组,主动应对,防止灾后疫情发生和蔓延。实行24小值班制,随时开展环境消杀和传染病疫情处理。四是认真落实防汛抗灾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按计划下发至各乡镇卫生院,用于开展灾区预防性消杀工作,防止灾后疫病流行;同时强调大家要认真学习防汛抗灾基本知识。提高灾后卫生防疫的应急处理能力,为有效防治灾后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最大限度的减少人民的损失,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认真研判,有效防控。对于灾情严重的地区组织相关专家开展灾后饮用水、公共场所中可能对健康有害的因素的风险评估和形势研判,进行健康危险评估。重点落实饮用水、环境卫生措施,保证饮用水安全。目前,疾控中心每天由流行病、消杀、健康教育、卫生应急等专业人员组成的3支卫生防疫应急队伍,实行24小值班制,随时待命,并为各乡镇培训消杀人员人。全县已出动应急人员人次,完成平方米的环境消杀工作。

三、加强监测,防止灾后疫情。为了防止灾后出现肠道传染病疫情,疾控中心加强了肠道门诊以及外环境、井水和厕所的监测工作,及时掌握疫情动态。指导各乡镇医疗单位做好洪涝灾害后疾病的监测工作,确保“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及时发现和处理传染源,加强病人的隔离、治疗,做好疫点的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工作,投放消杀药品.5kg,有效防控传染病的发生。针对目前气温升高,蚊蝇滋生,为防止传染病发生和传播,指导各地根据受灾情况,组织力量全面清理环境,并对受淹场所、灾民安置点内外等地方进行消毒处理,并做好除四害工作。全面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预防次生灾害的发生。截止15日各乡镇共清除垃圾.2吨。

四、加强疫区督导,落实血吸虫病急感防控工作。对沿江血防疫区进行了巡堤宣传和督导。对沿江干堤各个防汛指挥部和周边群众发放防蚴灵瓶、发放宣传折页份,一路利用广播宣传汛期急感防控知识,查看沿江防护岗、禁牧岗以及警示牌树立情况,同时对防护岗(村卫生室)疫水接触重点人群登记造册情况进行了现场指导,确保了每项工作落实到位,为汛期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五、加强宣教,增强意识。大力宣传洪涝灾害后饮用水卫生、食品卫生、环境卫生、传染病防治等应急措施及要求,充分利用电视广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169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