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器

大一新生适应不良心理咨询案例分析

发布时间:2023/11/16 13:51:25   

大学新生适应不良咨询案例

论文摘要(本案例通过一例女大学生入学后的社会适应不良问题的咨询,对求助者的不适行为进行解释和分析,并运用认知疗法进行心理辅导,帮助求助者认识到不良情绪和行为的问题根源,从而改变不良情绪和消除不良行为,重树个人自信,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以一种健康的方式面对今后的生活).

一.一般资料与主诉

求助者XXX,女,20岁,大学一年级新生。中等身材,齐肩披发,面带愁容,说话低声,表情不自然。经详细询问,父母均是下岗工人,身体均健康,无其他的精神疾病史。由于自己是家里的独生女,从小父母就视为掌上明珠,家里的一切都是父母亲打理,只是一心用在学习上,再加上学习成绩好,是班里的学习委员,老师和父母都很喜欢。

自己来自内地的某个小镇,由于上大学之前都是走读,没有住过集体宿舍,所以近三个月开始感到烦恼,对于异地的大学学习和生活都不适应,尤其是和同寝室的本地的同学之间存在代沟,不会说本地话,而同室的学员不但知识面比自己广,在穿着打盼上也比自己洋气,所以感到自己处处不如别人,加之不与她们交流,感到孤独,寂寞,痛苦,情绪烦躁,曾经想努力克制自己,企图用埋头苦学的方法来解脱烦恼和痛苦,然而由于注意难于集中,成绩开始下降,更加感到痛苦,快要精神崩溃了。

二.评估与诊断

初诊接待时除了收集相关的资料外,还做了SCL90测试,结果人际关系2.8,焦虑2.3,躯体化为1.2,抑郁1.6,敌对1.8,惊恐1.5,偏执1.0,强迫0.8,

从结果来看,从分析所获得的资料来看,诊断依据有三点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求助者和知情意统一,一致的,对自已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主动求助,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的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排除精神病。2.求助者初始反应较强烈,不良情绪泛化到其他方面,出现了睡眠问题,学习受到了影响,心理冲突尚未变形且排除了器质性病变,从面排除神经症的可能。3.从SCL90可看出该求助者人际关系这类因子分高,焦虑只是因人际关系不良而导致的,从而可以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大学新生适应不良”。

三.咨询目标的制定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求助者协商,确定如下

具体目标和近期目标:改善人际关系问题和生活自理的能力,改进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远期目标和终极目标:调动求助者的内在潜能进行自我调节,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重建自信,以一种健康的心理状态面对今后的生活。

四.咨询方案的制定

1.主要的咨询方案与原理:认知疗法

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主要来自于家庭和学校两方面。由于孩子是独生女,父母本身就很溺爱,另外一点就是父母都没读过多少书,没上过大学,所以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的身上,生活中的任何事情父母都包办,只要一门心思的读书就行。学校的教育则表现在以“分数论英雄”只读圣贤书,这种观点让成人对孩子的看法形成了“一好百好”和“一般不好百不好”。一好百好的看法使家长和老师放松了对孩子的德育体方面的要求,放松了孩子的生活自立训练。则造成了今天的XXX自负又脆弱的性格,遇到一点挫折就自暴自弃,感到自己处处不如别人。根据上述分析采用现实疗法,让求助者对自己的现在的不良行为及其背后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过程。

五.咨询过程。

一.诊断和评估及咨询关系的建立;

二.心理评估和诊断阶段;

三.结束和巩固阶段。

具体

XXX第一次来到咨询室,双手搓着衣角,眼神犹豫。她告诉我她心情坏极了,感到孤立无援。她家在内地,是父母的独生女儿,由于父母亲都是下岗工人且文化不高,所以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她身上,日常生活中的一切父母包办,自己则一门心思读书,终于不负众望,考取了梦寐以求的A大学,接到大学通知书的那刻,全家都为之感到骄傲。然而当她步入大学校门之后,生活变得一团糟。寝室有六名同学,四个都是本地人,她们知识面广,性格活跃,每当她们兴致勃勃地用本地话谈论事情的时候,她总是插不上一句话,像个弱智一样。而另一个同学由于母亲来陪读,除了回寝室睡觉和学习外都和母亲在一起。再加之老师在课堂上总是讲一些书本上没有的内容,自己又觉得听不明白,但是碍于面子不好意思去问老师,所以每次听课她都坐在角落里,也从不找别人说话,也没人理她,所以集体活动很少参加。去食堂吃饭吧,不知道点什么菜,往往是前面的同学吃什么,她也跟着买,结果是吃到口中才知道不合味口。觉得自己没有一个能相互了解,相互依赖的知心朋友,常常感到特别的孤独和自卑,情绪烦躁,又无处诉说,导致辞了失眠和头痛,自己曾去看过医生,做过检查,但医生说没有什么大问题,可能是压力太大了,开了点药吃,但都不见效。由于长时间的失眠,脑子总是昏昏沉沉的,学习中注意力难于集中,学习效果差,成绩下降,甚至有两门功课出现了不及格,从小学一直到高中都是优等生,自己感到震惊和恐慌,心情越来越坏,本想将来学业有成,多挣点钱孝顺父母,可现在倒好,两门功课不及格,觉得自己一无是处,辜负了父母亲的厚望。说到伤心处竟失声痛哭……

在倾听过程中,我判断XXX的问题是“大学新生适应不良”。进大学以前的学习学得轻松,老师也喜欢她,和同学相处得也还好,可是进入大学之后,周围比自己优秀的学员比比皆是,以往的优势再也不复存在了,自信心受到了打击,加之从内地来到A市,生活习惯,文化背景存在极大的差异,加之生活独立性差,最终导致适应不良。时间一晃就过了,我和XXX约定一周后再来。

第二次XXX如约而至,她说刚开始发现一个人自己最自在,经常一个人在宿舍或在图书馆看书,集体活动很少参加,可是后来,自己内心越来越感觉到说不出来的空虚,孤独和失落感受,特别是看到同学们有说有笑,阳光灿烂,就更加觉得心烦意乱,慌恐不安,自己仿佛是一朵凋零的玫瑰。早知如此我就不来这里上大学,找一个世外桃源,一个人无忧无虑地生活。我告诉XXX人本身就是社会的产物,其生活离不开社会和集体和他人,人有着强烈的归属感和交往的动机,否则生活肯定是痛苦的。如果真叫我们去一个没有人的地方,那肯定都得逃回来。

接着我给她介绍了“大学新生适应不良”的说法,她才明白原来这个问题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不只是自己一个人。只是本地的学员没有离开自己从小生长的地方,父母朋友以离得近,他们要面对的改变和适应要轻得多,再加之有父母和朋友的支持,更容易适应在学新生活。可是如果他们今后毕业分配之后要离开本市了,那么他们也同样面临着和你现在一样的处境,只是你提前感受到这种痛苦,当你哪天克服了这些困难的时候,你自身也就成长了。XXX毕竟受过良好的教育,对我的说法她表示认同。这次的咨询很顺利,经过进一步的讨论,我们把XXX的人际关系问题定为下次咨询的内容。

第三次咨询当中,XXX在咨询室时已不再是拘谨的态度了。我帮她分析了人际不适的原因:许多新生在进入大学之后,普遍都会碰到人际交往的不适症,特别是和同寝室的同学相处,由于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同寝室的同学大部分又是本地人,加之知识面比自己广,无形之中自己就好象被孤立起来,再加之XXX本身性格内向,又无掌握人际交往的技巧,所以看到的就只是自己的笨拙和无能。XXX对此也表示赞同。我就和她一起共同探讨人际交往的策略。1.主动和同室的人交流和沟通,可以促进相互间的了解。2.心胸要宽阔,对别人多加理解和包容,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当代大学生,应海纳百川,多吸收别人的优点,“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对他人的缺点应包容。3.真诚对待他人。只有播种真诚,展现真实的自我,才会收获别人的真诚。因为人们无意识中在遵守“人际关系互惠”原则,你袒露真诚的程度,会得到相应的回报。有的人害怕自己的缺点被别人看到会影响自己在别人心上中的形象。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并不喜欢一个各方面都十分完美的人,而恰恰是一个各方面都表现优秀而又有一些小小缺点的人最受欢迎。所以你不用太在意自己的不足,往往它就是你可爱的一面。4.发自内心地赞美别人,学会欣赏、赞美他人,每天至少说一句让人感觉舒服的话,比如:“你真棒”!“你这条裙子很好看!”这种赞美的话语会给被赞扬者带来快乐,引起积极的情绪反应。情绪具有传染性,也会传染给周围的人给周围所有人带来快乐。“快乐”,则会消融人际关系的僵局,使人际关系变得融洽。5.有意识的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如演讲,社会调查,全校的联欢会……重树自已的自信心,并且对上述几点要付着于行动才是关键。

第四次来访,XXX告诉我她现在是主动室友搞好关系,毕竟都是同龄人,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她对室友主动抱以微笑,倾听她们的谈话,在学习生活中不懂的主动向她们请教,她们也很热心地告之于她,并且主动邀请她一起参加她们的集体活动。自己的心情已经开朗多了。

在随后的咨询当中,XXX告诉我由于人际关系的明显改善,自己主动找班上成绩好的同学向他们请教学习方法,同时也认识到以往的学习方法与大学有明显的不同,逐步调整了学习方式,在这几次的考试当中已经顺利通过了。为自己增添了不少的自信心。XXX走出咨询室大门的时候显得非常的开心。

六.咨询效果的评估

在该求助者的主动配合和实际的操作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自己感到现在人际关系相处得融洽,学习成绩和生活自理方面明显提高。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57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