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器

资治通鉴排除异己震慑歪邪培植党羽,一

发布时间:2024/10/22 13:25:53   

《资治通鉴》第35卷,汉纪二十七

汉哀帝二年(庚申,公元前1年)

略(太长,直接跳过看解析吧,不影响)

略(太长,直接跳过看解析吧,不影响)

上面的材料太长所以就不放出来。

简单来说,王莽成为大司马之后,立即开始一系列操作,以弹劾为主。

主要针对两拨人,汉哀帝丁傅外戚和汉哀帝男宠董贤一系。

处理这些人,对于王莽而言有三层内涵。

其一,清除敌对派系势力。

王莽乃至于王氏外戚从汉元帝时代崛起,汉成帝时期飞速膨胀。

经过汉哀帝时期的斗争,王氏外戚被边缘化,在朝堂中的势力基本被边缘化。

只不过王氏外戚有个堪称“核武器”得太皇太后王政君在手中,这才使得汉哀帝死后,王氏外戚能够卷土重来。

但是,光有太皇太后还不够,这只是大义,真正的权力更来源自下而上的认同。

满朝充斥着敌对王氏外戚的派系力量,自然是不可能让其存在。

于是就有,王莽清理丁傅外戚、董贤一系,甚至于那些亲近官员,也因为各种理由被处理。

这些人的处理,一方面让朝堂内没有能够威胁到王氏外戚的利益集团,另一方面位置的腾空使得王氏外戚安排上自己人。

只有这样朝堂内充斥王氏外戚的人,权力才真正回归到王氏外戚手中。

其二,报复。

当年汉成帝死,汉哀帝继位,经过一系列斗争,王氏外戚被清除出权力中心。

王莽被迫回到封地蛰伏,而不少亲近王氏甚至和汉哀帝、傅太后稍微不对付的官员也不同程度受到影响。

伴随王莽的上位,借口各种事情,对丁傅外戚、董贤,以及一些相关官员进行清算有两个含义。

首先,最为直接的就是打击报复,发泄仇恨。

其次,通过对这些人的清算报复,来拉拢当初的失意派。

最后,通过这些事情来牵连一些不愿意和自己亲近的人。

比如那个毋将隆,原本就怼了傅太后,按理来说并不是他们一系的人,但是因为早年间王莽巴结他,毋将隆不理睬,结果被王莽用史立、丁玄制造冤狱陷害冯太后一事中,毋将隆也有署名为由头,将其处置。

其三,立威。

王莽离开权力中枢有几年时间,此时又是王氏外戚权力势力最弱的时候。

虽然丁傅外戚、董贤一系被清理,也安插上了不少王氏外戚的人,但毕竟还有不少中立派系。

借着对这些人用强势手段进行理清,颇有杀鸡儆猴为自己立威的意思。

让王莽能够迅速在这些人中形成威势镇住场面,为后续布局争取时间。

再来看王莽处置的这些人有什么特点。

主要敌对势力,丁傅外戚和董贤一系。

这些人是主要的既得利益阶层,而且他们的利益来源于王氏外戚被排除边缘,和王氏外戚存在不可调的矛盾。

只要王氏外戚想获得核心权力,这些人就必须清除且不可共存。

用一山不容二虎来形容最为贴切。

附属势力,在丁傅外戚、董贤一系被清理后,那些因为他们举荐的官员也被清理。

两者之间,是主从,更是利益共同体,就好比说老大与马仔的关系。

清理丁傅外戚和董贤一系,与这些官员而言,就是损害其利益。

这其中难免有些人将来寻机报复,不如早点清理。

退一步来说,就算有些人投靠叛变,王氏外戚也未必敢用。

因为今天他能为了利益背叛丁傅外戚等,将来也照样会背叛王氏外戚。

潜在对手,在大规模处理丁傅外戚、董贤一系的同时,王莽还零零散散弹劾了几个人。

而这些人能够被单独拿出来说,自然有其用意。

比如,何武、公孙禄。

这两人同样和丁傅外戚、董贤一系合不来,但是王莽也弹劾了他们。

主要原因是这两人在王莽被推举为大司马的时候没有支持,而是玩了一出相互推举。

这显然就是不服王莽,想要对着干,而且这两人声望、资历不低于王莽的存在。

这样的人不提前处理,将来保不齐会对王莽的权势产生影响。

而相对的,材料中还提到一个人,三朝老臣孔光。

这个人,严格来说和董贤还算可以,但是他却没有收到王莽的弹劾。

关键是这老头声望太高,而且又十分懂得进退,所以王莽弹劾了何武、公孙禄反而没有对孔光下手。

其四,其他

再就是零散的,比如史立、丁玄、赵昌等等。

弄这些人,就和上面说的一样,这些了人未必是丁傅外戚、董贤一系的。

主要是弹劾这些人能够拉拢一些失意派,而被弹劾的又属于没什么势力的,自然就丢出来获取更大的利益。

再说说王莽弹劾的切入点。

王莽弹劾这些人,其实都是有一个大前提翻案,对汉哀帝事情主要几个大的政治事件进行翻案。

只要一翻案,那些因此获益,在这其中推波助澜者、支持者,自然就成了代罪者,原来的功劳亦或者支持言论就成了罪证,再行弹劾报复,那就顺理成章。

如果看过我以前分析的朋友,自然知道,所谓的弹劾不过是由头,真实的目的都是权力和利益。

况且,做事的角度来说,这些人都不是自己人,都未必支持自己。

想要干点事情,这些人必然是屁话啰嗦各种不快活。

所以,无论是出于利益还是为将来做事打基础,那些反对派、异论异见者都必须要敲打,甚至于清理。

只有把内部统一了,捏合了,将来做事才会无往不利。

当然,统一捏合的手段有很多种,或打或拉都可以。

只不过无论是打还是拉,都是以自身今后利益为基准。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31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