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排除器 >> 排除器前景 >> 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这份极端天气下特种
我市夏季雨水多、气温高、台风天气多,为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请各使用单位注意查收以下的极端天气特种设备安全防范指南,强化特种设备安全管理,预警识别问题隐患,防范因极端天气引起设备故障及其安全保护装置失效等问题,同时,加强作业人员安全培训,确保作业人员准确掌握极端天气下安全管理应对措施和操作要点。
大雪冰冻
向上滑动阅览
可能出现后果或问题
简易锅炉房和电站锅炉炉顶的防雨棚可能被大雪压塌,进而引发人身和设备伤害。
停用状态下的锅炉,某些部位水管和玻璃管式液位计容易冰冻胀裂。
寒冷环境下,进行排污或开启蒸汽阀门操作时容易发生管道水击现象。
当安全阀与锅炉之间的连接管较长或者安全阀排放管内容易积水时,安全阀可能被冻住,不能及时泄压排汽。水封管冰冻。
水泵、风机等设备的轴承润滑冷却系统可能因冷却水温度低发生冻结、流量不足导致轴承超温。
事前注意事项及应对防范要点
锅炉房及电站锅炉炉顶雨棚应有足够强度,并合理设计其装设角度,以防积雪过多。当出现大雪天气时,应根据情况及时清除顶部积雪。设角度,以防积雪过多。
冰冻天气时,应放掉锅内存水或者拆卸下水位计玻璃管。对于存水管道应有保暖措施。
开启阀门时,严格按操作规程,加长暖管时间,充分暖管后再进行全开操作。
安全阀排放管上应在合适位置装设放水管,确保排除管内积水,寒冷天气时,应对安全阀进行手动排放操作;
蒸汽锅炉水封管,放空管应有防冻措施,锅炉停用后应放尽锅内积水,锅炉启动时应进行暖管,缓慢升温。
注意检查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差、压力差,冷却系统需定期进行反冲洗。
事中事后处置措施
及时清理掉杂物,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及时更换冻坏的玻璃管或管道。
发生管道水击现象时,应根据水击现象严重程度进行相关锅炉操作;
对发生事故及事故周围的设备应进行全面检验,确定设备安全状况后再投入使用。
发现安全阀不能正常排汽,且无法及时恢复时,应停炉。
发生轴承超温后要及时采取措施,降低轴承温度。同时检查轴承振动、发热情况是否超标,油质是否劣化。
火灾
向上滑动阅览
可能出现后果或问题
火灾引燃存放的锅炉燃料以及有机热载体锅炉其介质具有可燃性,造成更严重的二次灾害;
火灾造成锅炉的自动控制装置或辅机失灵,无法监控锅炉运行情况及控制锅炉运行,引起锅炉事故发生;
高温导致其强度降低甚至材质劣化。
安全附件失效;
事前注意事项及应对防范要点
存放燃料应符合消防要求;
操作人员应该熟悉逃生路线;
锅炉房内应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
按要求配备吹灰和灭火装置。
检查安全附件是否完好。
事中事后处置措施
发生火灾,拨打电话,早期应尽快灭火;
火势较大时,通知他人逃生,并尽快停炉,切断电源及燃料源;
热载体锅炉发生火灾时,应关闭管道阀门,采用筑堤围栏或者挖导流沟等措施拦截易燃液体,尽量把火势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灭火后未能及时进行炉膛吹扫的应当尽快实施补充吹扫,不应当向已经熄火停炉的锅炉炉膛内供应燃料;
对发生事故及事故周围的设备应进行全面检验,确定设备安全状况后再投入使用。
地震
向上滑动阅览
可能出现后果或问题
处于电站锅炉高台上的操作人员可能坠落,锅炉旁边操作人员可能被锅炉上的坠物砸中。
锅炉的连接管道、主蒸汽管道可能被高处坠落的重物砸中,造成爆炸或者漏汽。
安全附件(安全阀、爆破片、压力表、液面计)损坏或失灵。
事前注意事项及应对防范要点
高台处操作人员应熟悉逃生路线,地震发生时尽快转移至较安全处。
锅炉采用抗震设计。
电站锅炉巡检时,如发现固定不牢的零件或杂物应及时固定或清理;
紧急停炉,应按照紧急停炉操作规程进行。
加强对安全附件(安全阀、爆破片、压力表、液面计)的日常巡查,确保一直处于正常完好状态。
事中事后处置措施
遇到地震时,应紧急停炉切断电源和燃料供给。
对发生事故及事故周围的设备及相关设施应进行全面检验,确定设备安全状况后再投入使用。
安全附件必须经全面检验,确定完好或者更换后再投入使用。
高温酷暑
向上滑动阅览
可能出现后果或问题
锅炉燃料(煤粉,稻壳,柴油等)如未妥善存放易发生自燃引发火灾。
锅炉的油、气等燃料易发生爆炸。
高温酷暑天电网非正常供电或停电导致锅炉不正常运行或发生故障。
高温天气停炉进入锅炉作业时,有限空间作业人员的生命体征受到危害。
水泵,炉排电机等功率较大用电设备的电源线路易老化,引起漏电或火灾。
某些自动保护装置在高温条件下容易失灵,丧失保护功能。
水泵、风机等设备的轴承润滑冷却系统可能因冷却水温度高、流量不足、冷却系统结垢导致超温。
锅炉房内闷热,司炉操作人员容易出现离岗脱岗或中暑现象。
高温跳闸造成停电。
事前注意事项及应对防范要点
燃料堆放应符合消防规范,控制燃料堆放数量,并且配备灭火设备。
加强通风措施,降低可燃易爆燃料挥发后在空间的浓度。
加强供电网建设维护,确保备用电源及时供电,或相关备用发电机组处于随时能用状态,且能满足最低功率要求;
高温酷暑天应尽量避免最热时间段进入锅炉内作业,应选择清晨等温度较低时间段进炉作业;加强对有限空间作业的通风和温湿度检测,并有专人监控,在设备停产检修期间的人员内部操作,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注意监测氧浓度等安全指标,并做好应急救援准备。
功率较大的用电设备应可靠接地,加强设备保养检查,发现电源老化时及时更换;
高温酷暑天应增加自动保护装置的功能试验,确保其可靠工作;
做好散热不佳重点设备的周边空间通风等辅助散热工作,确保设备正常有效工作。
注意检查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差、压力差,冷却系统需定期进行反冲洗。
做好高温酷暑天的防暑降温工作,操作室内加装空调设备,锅炉控制柜等设备放入操作室内;人员应按要求配备劳保用具和急救药品,重要场所可配备监视装置。
认真做好锅炉停电保护演练工作,防止锅炉出现超压或缺水事故。
事中事后处置措施
1.如早期火势较小,尽快灭火,火势较大应报警,疏散人员,迅速撤离;
重要场所可配备自动喷淋装置。
对内部电网进行检修,确保无异常后及时联网供电;
发现人员生命健康出现问题,开展急救并及时送医。
当锅炉辅机等失灵时,应按紧急停炉操作停炉;
自动保护装置失灵时,应加强人工控制,并及时修复;
对发生事故的设备应进行全面检验,确定设备安全状况后再投入使用。
发生超温后要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冷却系统温度。同时检查轴承振动、发热情况是否超标,油质是否劣化。
发现人员中暑应按中暑后处理方式进行救助,必要时打急救电话或送医。
停炉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雷电
向上滑动阅览
可能出现后果或问题
锅炉被雷电击中,金属管道支架等附近的工作人员仍有被电击的危险。
电气、控制系统因雷击短路、误动,发生设备损坏和跳停事故。
事前注意事项及应对防范要点
锅炉应有防雷以及接地等防止电击事故的装置;
电气设备应有可靠接地,并带有漏电保护装置。
注意检查防雷接地设施是否正常,控制系统抗干扰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事中事后处置措施
应及时抢救被雷击或电击人员。
及时修复防雷接地设施并检验合格。
台风*
向上滑动阅览
可能出现后果或问题
处于电站锅炉高台上的操作人员被风吹落,另外在锅炉旁人员可能被锅炉上坠物砸中。
有机热载体锅炉的高位槽常装设在屋顶位置,如固定不好可能被台风吹移。
锅炉连接管道、主蒸汽管道等被刮落的重物砸破,造成爆炸或漏汽。
事前注意事项及应对防范要点
台风到来前,应对锅炉进行巡检,防止有杂物或者固定不牢固的零件被大风吹落。台风到来时,应避免到电站锅炉高台处与锅炉附近作业,如在室外工作戴好安全帽,锅炉烟囱拉绳应牢固。
应定期检查高位槽安装和固定情况,如有隐患及时修正。
巡检室外管道,如有处于易被台风吹倒设施附近的管段应装设防砸的装置。
事中事后处置措施
如有人员受伤,应紧急抢救。
高位槽损坏时,应紧急停炉。
管道爆炸或漏汽时,应切断事故段阀门,然后组织修理。
暴雨洪涝
向上滑动阅览
可能出现后果或问题
发生洪涝灾害时,处于地下室或低洼处的锅炉、水泵、风机等设备易被水淹,尤其在用燃气锅炉,若熄火保护等保护功能失灵,造成燃气外泄,发生危险。有机热载体低位槽可能被水冲走或浮起。
电机、控制系统因雨淋水淹短路、误动,发生设备损坏和跳停事故。
事前注意事项及应对防范要点
处于地下室或低洼处的锅炉房应有可靠的排水设施,如遇洪涝灾害,有可靠的切断燃料供给的自动阀门和手动阀门;
有机热载体低位槽应固定;
对有可能产生水淹的锅炉事先停止运行。
注意检查防洪排涝设施是否正常,屋面是否渗漏,极端天气应急预案及措施准备是否到位。
事中事后处置措施
地下室锅炉发生洪涝,应采取措施进行排水,如积水过多,应立即停炉,并切断燃料供应。
发生水淹事故后,要立即停运设备,防止事故扩大。
对水淹电气设备、控制系统要全面检查清洗,防止短路和误动;对转动设备要仔细检查润滑回路,防止污水进入润滑系统,造成轴承损毁。
大雪冰冻
向上滑动阅览
可能出现后果或问题
雪载荷引起容器失稳,造成容器倒塌或连接管道的断裂。
仪表、液位计等出现冻裂;
安全附件失灵。
设备因低温发生脆性失效或密封面泄漏,导致介质外漏,继而引起燃烧、爆炸或中毒。
积雪容易引起高空坠物。
移动式压力容器车辆打滑。
事前注意事项及应对防范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