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器

朝鲜导弹是假的用一晚上轰动世界的朝鲜导弹

发布时间:2022/7/16 17:07:25   

这家伙是真是假?

之前咱们对朝鲜劳动党成立七十五周年大阅兵中出现的、由人民军战略军“火星炮兵部队”掌握的诸型号战术、战略导弹进行了初步的解读分析。从文后各位读者的回复看,在目睹了朝鲜人民军拿出来的这么多型号“大炸逼”、“大杀器”之后,不少人的心理跟军武菌是比较相似的,第一时间觉得“不可思议”。而伴随着“不可思议”的,则是更多的人对朝鲜人民军弹道导弹研发与实际能力的巨大质疑,比如有不少读者就觉得,朝鲜的这么多弹道导弹“根本没有经过试射”、“怎么能够确保它的可靠性”;而更多的读者则更不客气,直接质疑“朝鲜怎么可能掌握此类技术”,认为朝鲜的弹道导弹“根本都是假的”、“就是用铁皮焊了一个壳子”。话里话外的意思,对朝鲜的导弹技术比较轻视。那么,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情况,此次朝鲜劳动党成立七十五周年阅兵式所出现的诸型号战略、战术弹道导弹,到底有几分是真的?这些公开的导弹是否真的“没有经过试射”、“就是个壳子用来糊弄人的”?军武菌不得不向大家强调一句:经过咱们的分析,此次人民军拿出来的弹道导弹,比先前任何一次都要良心,且大多数型号都曾经试射过,证明了它的实际投掷能力。故而,咱们今天就对朝鲜拿出来的这些弹道导弹的技术源流、试射情况、展现出来的实际作战能力进行一番分析。首先是有“金斯坎德尔”之称的“火星-11”型近程战术导弹。该型导弹的技术源流到目前都不是很明确,有比较保守的,认为是朝鲜基于苏军9К79-1“圆点”战术导弹所做的“研仿创新”,甚至还指出了朝鲜可能获得9К79-1导弹可能的来源。也有比较大胆的,认为“火星-11”就是朝鲜版的9M“伊斯坎德尔”,根本就是俄罗斯私底下搞技术输出的结果。但不管怎么说,“火星-11”起码从外形和系统特征来看,与俄罗斯陆军列装给诸集团军炮兵旅的“伊斯坎德尔”导弹实在是太像了。同时,“火星-11”也是人民军“火星炮兵部队”曾多次试射、充分验证了其强大战斗力的近程弹道导弹:该型导弹最早于年2月8日在阅兵式上展出过一次,当时使用的还是普通卡车底盘携载,并且在年5月4日、年7月25日拂晓,先后进行过两次试射活动,这两次发射活动均被美韩联军使用预警雷达监测到,共截获到发射了三枚导弹。从试射情况看,5月4日实施的第一次发射、7月25日拂晓发射的第一枚导弹飞行距离在千米左右,弹道最高点在50千米上下;而7月25日拂晓发射的第二枚导弹飞行了千米,且根据朝中社发布的官方消息、美韩联军监测到的弹道轨迹看,该弹在飞行全程实施了两次“跳跃机动”,类似于临近空间下部的高超音速打击器通常会采用的“钱学森弹道”。故而,咱们有比较充分的证据能够证明,“火星-11”型弹道导弹不仅是一型技术相对成熟、试射多次成功的弹道导弹,甚至还有一种使用了双锥体弹头、具备一定高升力体性能和滑翔能力的高超音速改进型。“北极星-2”中程弹道导弹,该型弹道导弹也是人民军“北极星”系列潜射弹道导弹“上陆”之后的产品。与“北极星”系列比较类似,该弹的技术源流有较大的可能性,是冷战结束后从苏联弄到的3M20(也就是著名的R-27)型潜射弹道导弹,3M20/R-27型弹道导弹是一种单级液体火箭发动机潜射中程弹道导弹,弹体全长约10米,弹体直径约1.5米,起飞质量约14.2吨,能够携带一枚1mt当量的热核弹头。而朝鲜在基于3M20/R-27开发陆射版本“舞水端里”(“火星-10”)导弹功成身退后,反倒是“北极星”系列潜射弹道导弹、“北极星”潜射弹道导弹上陆后开发的“北极星-2”型中程弹道导弹接连取得了成功。从试射情况看,“北极星-2”型弹道导弹曾在年2月、年5月间实施过多次试射,且全部取得了成功。在试射中,“北极星-2”导弹曾经打出过约公里的弹道高、弹头溅落点在距离发射点约千米的海域,以上数据也曾被美韩联军的预警雷达监测到过。在经过换算后,这个数据大约意味着“北极星-2”能够使用千克的弹头攻击大约千米左右的目标,整体技战术性能已基本达到了苏R-27导弹“原版弹”的水准。同时,根据已经披露的照片,“北极星-2”导弹似乎还具备了一定的无依托发射能力,如果它的确是一种固体燃料弹道导弹的话,这大概是“火星炮兵部队”手里目前反应速度最快、机动性能与隐蔽性能最强的弹道导弹。接下来“火星-12”中远程弹道导弹。从技术源流上来说,该弹可以被看做是“火星-10”型中程弹道导弹也就是“舞水端里”导弹的“完整版”,往上则依然可以上溯到朝鲜弹道导弹的技术源头:3M20/R-27。但相比技术不甚成熟的“火星-10”,“火星-12”起码在朝鲜科技人员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了升级:一是将在“火星-10”上运用得不成功、容易造成弹体共振的弹体尾部栅格翼取消,使用多个游动发动机进行调姿控制,优化了控制效率;二是可能采用了更新的大比冲液体火箭发动机、共底式贮箱等技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导弹的实战射程。从“火星-12”导弹的试射情况看,该弹最早出现在年4月份的朝鲜“太阳节”阅兵式上,但年4月份组织的三次试射均遭到失败。在年5月到9月间,“火星-12”又实施了三次试射,这三次试射全部获得成功。其中在9月份的试射中,导弹曾经达到了千米的弹道高、弹头溅落点距离发射点距离约3千米。而经过换算得出,“火星-12”型弹道导弹在携带千克弹头的情况下,最大攻击距离可以达到约0千米,用于打击关岛绰绰有余。▲年1年6次试射“火星-12”导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火星-12”导弹与我军的DF-26A型弹道导弹战术定位是差不多的,堪称中朝两国的“关岛快递”,只不过相比我军具备机动发射、无依托发射能力、投掷重量也更强的东二十六甲,“火星-12”的性能确实差的还有点远,在使用常规弹头的情况下攻击效率太低、攻击性价比也太差,使用核弹头是它唯一的选择。最后是作为人民军“火星炮兵部队”“压轴出场”的“火星-15”型洲际战略导弹。从技术层次和发展路线上来说,该弹可以被认为是朝鲜弹道导弹事业从“研仿改进”迈向“自主发展”的标志:先前研发的几种战略导弹,无论是和3M20/R-27有较为明确技术渊源的“火星-10”,还是基于“火星-10”实施改进、使用游动调姿发动机的“火星-12”,亦或是在“火星-12”上增加了一个第二级的“火星-14”,技术路线均相对一致,改进策略也都是“加长、加第二级”这种导弹小国、弱国经常会采取的改进策略。而“火星-15”导弹则在如下两个方面进行了升级:一是增加了弹体直径,从“火星-10”一直到“火星-14”的1.5到1.7米弹体直径,升级到了2米以上,具备了更好的发展与改进潜力;二是使用了第一级主发动机喷管摆动技术,使得导弹具备了更好的制导性能,可以打出更佳的命中精度,“火星-15”也就这样成为了人民军战略军部队性能最好、技术最完善的战略利器。虽然听起来比较魔幻,但实际上“火星-15”也在年11月进行过试射,在那次试射中,“火星-15”的弹道最高点达到了千米、溅落点在距离发射点千米的海面上,飞行全程共持续了约53分钟,且取得了圆满成功。而从其不同投掷构型下的射程来计算,“火星-15”在使用千克投掷重量的情况下,有把握达到约10千米的射程,也就是能够覆盖美国全境;在使用千克投掷重量的情况下,则有把握达到0到千米的射程,能够覆盖美国本土的一部分区域。即使如此,这个数据相对于朝鲜来说,也是非常惊人了,如果在未来“火星-15”能够使用芳纶壳体、换装比冲更大的新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甚至固体火箭发动机,那么它的后续潜力会极其惊人,甚至有可能不会亚于我军的东三十一甲型导弹。在经过了这样一番分析后,咱们可以发现:朝鲜“火星炮兵部队”这回拉出来的诸多战术、战略导弹,大多数型号确实真的进行过试射,甚至的确具备实际作战能力。例外大概是两个:第一是潜射弹道导弹方队中展示的“北极星-4A”,目前朝鲜进行过试射、被美韩联军监测到的潜射弹道导弹只有“北极星-3”,故而不清楚这个“北极星-4A”是个什么东西;第二则是震撼亮相的某型重型洲际弹道导弹,由于大部分铺装、野外道路的通过能力远远无法满足它使用的十一轴发射车的道路要求,故而军武菌认为,不排除这是一种机动、井射兼顾、井射为主的重型洲际弹道导弹。但这么一个东西到目前为止没有进行过一次试射,也没有更多的侧面消息流出,故而谨慎地说,反而是这么一个“大炸逼”是最值得人质疑的。不过,质疑也好,赞誉也好,从朝鲜劳动党建党七十五周年阅兵式所体现出的朝鲜弹道导弹能力来看,朝鲜人民军战略导弹部队虽然距离我火箭军的“核常兼备、射程衔接、全域慑战”尚有差距,但起码人家真的能做到“射程衔接”了,对韩国、日本、美军在东亚与西太的战略目标、美国本土,也都有一定的威慑或打击手段。尽管朝鲜拉出来的这些弹道导弹从技术水平上看都不怎么样,诸如“火星-12”、“火星-15”这样的装备更像是我军上世纪七十年代东风-22之类“脑洞大开”产物的“复刻版”,但对于朝鲜来说,人家能弄出来比较成熟的中远程弹道导弹、而且真的形成战斗力,这本身就是水平。君不见亚洲的另一个号称是“有声有色的大国”一直要弄弹道导弹,还想弄远程甚至洲际弹道导弹,到现在到底弄出来几型?出生不凡的“我军”肉罐头真材实料大块吃肉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jg/956.html
------分隔线----------------------------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